| 论坛
Loading...
 导航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虫虫星空 -> 休闲人生 -> [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
回复
标题:[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收藏 编辑 删除 楼主 | 上一篇 下一篇
那年那月
等级:豆青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6822
发帖数:164
注册:2009年12月14日
资料 短消息2010-3-7 20:24:30



视频片段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gIviVkVuDA

视频片段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n_HvJtFxA
视频片段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N1PuprB9c
2010-3-7 20:24:30 顶部
东方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90394
发帖数:13574
注册:2007年5月6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楼
2010-3-7 20:29:01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翡红翠绿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17529
发帖数:11701
注册:2008年12月25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学习

2010-3-7 20:29:15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飞鸟1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7583
发帖数:1986
注册:2009年7月11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2010-3-7 20:51:54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过眼瘾
等级:冰荧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0528
发帖数:970
注册:2009年4月24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2010-3-7 20:56:26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天鹅肉
等级:豆青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020
发帖数:102
注册:2010年3月7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我也来学习学习
2010-3-7 21:19:15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玉树林风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66596
发帖数:7595
注册:2009年3月26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虔诚的学习两遍
2010-3-7 21:45:42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皓皓妈
等级:玻璃地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4763
发帖数:2672
注册:2008年11月23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2010-3-7 22:06:51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晓春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64936
发帖数:7318
注册:2008年11月21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楼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10-3-7 22:35:33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紫晴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版主
尚未开博
积分:164905
发帖数:15437
注册:2007年5月4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0楼

为毛我打不开

 

别拿虾米不当海鲜
 偶是小蜜
2010-3-7 22:49:56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灵感的云雀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00423
发帖数:28700
注册:2009年5月15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1楼
千回百转,其实一直在原地打转。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想法不同结果就不同。 

2010-3-7 22:51:22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偶玉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95463
发帖数:8545
注册:2008年12月2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2楼
偶在虫网安个家^^http://www.ccfeicui.com/forum/myfiles.asp?username=偶玉
2010-3-7 22:52:02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过眼瘾
等级:冰荧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0528
发帖数:970
注册:2009年4月24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3楼
2010-3-8 0:15:03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普罗旺斯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70813
发帖数:7044
注册:2009年11月5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4楼
上班看视频会被抓。。。
2010-3-8 8:27:50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漫漫清荷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0191
发帖数:1075
注册:2009年12月27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5楼
2010-3-8 18:00:35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风筝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58550
发帖数:5917
注册:2008年11月21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6楼
风筝又不是鸟
2010-3-9 9:35:56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宝妈的VIP马甲
等级:老种玻璃地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58139
发帖数:4155
注册:2010年1月29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7楼
今天才看到,学习
2010-3-9 11:23:37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翡翠良缘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03417
发帖数:31372
注册:2008年11月22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8楼
点此打开链接!蜗牛的家
2010-3-9 12:33:13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wwzy
等级:糯冰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4418
发帖数:458
注册:2009年7月22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9楼
2010-3-9 19:10:49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豆豆爸爸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0923
发帖数:1873
注册:2009年11月13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0楼

李大师,现在北京玉雕第一人

现在轻易求不到东西了

特别有个性

设计也别致

老同志当年设计玉,

特好玩

 

茗香传雅意,美石怡逸致

海上泊客
2010-3-9 19:13:49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那年那月
等级:豆青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6822
发帖数:164
注册:2009年12月14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1楼

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先生谈中华民族的“玉文化东方文化之 “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先生谈中华民族的“玉文化”

近日,我们国际商报《中国艺术集萃专栏》的同志采访了北京玉器厂的任世永副厂长,在任副厂长的介绍下,我们见到了有“活国宝”之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器厂“高精尖”创作组的主要成员之一李博生先生。一提起“玉”李大师就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谈起了东方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骨“玉文化”。李博生大师今年65岁,从事玉器雕琢创作已经45年了。中国老话讲,十年练一大工,三年练一小工,李大师本人集四种大工为一身,可谓能上天入地,飞檐走壁,腾云驾雾。他在所从事的玉器创作中的艺术造诣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个人及其他创作构思的许多艺术作品在电视台的《东方之子》、《东方时尚》等栏目都有过相关的报道。据统计:中国称为“国宝”之称的工艺美术大师204位,现在健在的仅170位,还能出作品的,包括工艺美术的各行各业,如紫砂呀、雕漆呀都加上也不足50位。现在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象李大师这样多年不断的探索,不断的钻研,一生都和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溶为一体的大师,让我们从心里肃然起敬。

李大师说中华民族上万年的“玉文化”贯穿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玉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古老的传统文化息息相连。所以“玉文化”历史悠远并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玉”字为什么被写成一个玉字中加一点呢?李大师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因为“石之美者为玉”,在封建社会,只有帝王才能拥有玉。李大师在这里特别提到《聊斋》中蒲松龄的一句话叫做“王者身边没有一点儿不是玉”。后来随着帝王的恩赐才波及到身边的王公贵族,再层层传播,民间才得以看到了“玉”的真实面目,到后来更是文人墨客们争相追逐的目标。在古时候君子常把玉系于绦上佩戴于身,走路时,玉佩撞击“玎珰”作响的节律代表君子不急不燥的步态,也是君子们自我克制、不温不火的自制能力的体现。常言说:“帝王用玉以示天意,君子佩玉以感德行,俗人戴玉以附风雅”便是由此而来的。

李大师说:最早中国雕琢玉器所分两大派别并不是在文化圈内所说的分南方派、北方派,那是后来按区域和风格所划分的创作派别。其实中国最早的划分应该是宮廷派和民间派两大派别,古代帝王把全国各地的“琢玉高手自己的”网罗到身边,为帝王家的赏玩、祭祀、庆典等活动而创作,余下的工匠们为了生存便流落为民间派以琢玉雕翠来糊口度日。在那样的环境中所做出的作品,宫廷派的一味迎合皇帝的喜好,大气饱满、尊贵,以富丽堂皇的百花争艳、百鸟朝凤等吉祥款式组成一派花团锦簇的繁荣景象。大大影响了琢玉高手们对玉材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民间派呢?顾客要求什么,他们做什么,更无从谈起什么发挥创造力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后,李大师兴致勃勃的说:“到了北京玉器厂成立以后,艺术大师们在创作中才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量料施工’。充分调动了工艺美术大师们的创作热情,一批批手法新、构思妙的精典艺术作品相继问世。”

由于民间收藏热的迅速升温,把“老古旧”的文物收藏推到了浪尖上,各种文物类藏品在各地的拍卖会上不断创出新高。而那些极具民族文化,饱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心血的优秀作品则被一些人看作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曾一度受到冷落。李大师说这是由于一方面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系统化的收藏家群体,另一方面便是在宣传上缺乏力度所造成的。使得一些有实力的收藏家对于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认识不足。这一现象在近几年大有改观,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优秀作品已陆续成为民间收藏家的“新宠”。

经李博生大师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拿一件巧夺天工的玉雕作品来说吧!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作品,而是材料学、工艺学、鉴赏学三大学科的集中体现。有着高雅的文化含量和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是工艺美术大师们在当今盛世中“因材施艺、量料施工”独一无二的旷世精典。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在“玉文化”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李大师对我们说:“如果民间收藏家能具有卓识远见,适时的收藏几件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典之作,如洁白细腻的和田玉雕件;碧色欲滴的翡翠雕件;浑然天成的巧色玛瑙;材料稀少构思巧妙的青金摆件等等,能让“玉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后人们都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玉文化”,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最后李博生大师用唐伯虎晚年的一段偈语结束了这次对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探讨,可谓是意味深长。“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认得我我离不得你你却离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永恒不变的只有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玉文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2010-3-9 22:58:38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那年那月
等级:豆青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6822
发帖数:164
注册:2009年12月14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2楼

 

唐伯虎老来皈依佛门后曾作偈自叹:“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认得我。我离不得你,你却离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琢玉一生的大师李博生把这视为自己的人生写照。的确,

64岁的李大师17岁开始琢玉,在他40多年的琢玉生涯中,喜也是玉,悲也缘玉。最近,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挺高兴的。因为,由他设计创作的玉雕作品《乾坤在握》,由中国外交部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法国

总统希拉克。希拉克总统在接受这件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礼品时,说了三句话:“这是北京故宫的日晷;这是李博生大师亲手制作的吗?他是中国伟大的艺术家。”希拉克总统对中国,对李博生的熟悉,

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事后,希拉克还特别通过中国外交部转交李博生一封亲笔签名的感谢信:“我借此机会对您创作的精美玉器表示感谢,请接受我的敬意。”作为一个艺术家,李博生能够得到这样的

待遇,是对他艺术人生的认可。

  之所以得到这样的认可,当然离不开他专心琢玉的执着。可以说,李博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已经成为他完成人生的过程:“在我的雕玉46年当中,我是在一步一步的、一件一件的雕琢玉石过程当中感悟到

了玉石,同时在雕琢我自己。我在完善一块玉石,去掉它的瑕疵、展示它美的地方,玉同时也在完善我这个人。与玉石结缘让我更加读懂了生命的意义。”

  那些充满灵性的玉雕作品,可以说浓缩了李博生几十年的心血。对于他来说,这些美玉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赠送给希拉克的《乾坤在握》这件作品在构思的时候就体现了他全部的功力。作品的正面是一个

平面,另一面是弧形的造型,加上正面雕刻日晷的造型,是用干支搭配12个时辰,代表一个男人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构思和含义。

  李博生说,这件作品虽然制作起来比较容易,但构思的时候也是很下工夫的,经过了漫长的创作过程。弧面代表苍穹,代表饱满,是玉美的一面;平面则代表大地,代表稳重。加上对于日晷造型的创新,刻

字的时候经过了再创造,删繁就简。然后再经过怀表造型的装饰,让这件作品活了起来,真正形成了一件首饰。作品里的苍穹加上大地,一开始就定位为给男人制作的首饰,也预示着男人只有把握自己的命运才

能成功。他说,一件作品只有经过这样不断的再发现和再创造,才形成了全部内涵。

  “其实,读懂一块玉石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经过漫长的构思和感悟。一块玉、一块玉石,就像一部厚厚的书一样,你要了解它,就要精心读它,读懂它以后,你自然就明白该怎么去用它。”李博生说,

“有一次,我碰到一块十分特别的玉,看了几个月也一直没有构思的头绪。忽然一天看到一幅书法作品,灵感立刻就出来了,发现整个玉石像一幅水墨淡彩画展示在眼前。当我突然意识到这思路敞开以后,创作

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件“一发不可收拾”而来的作品名为《琴、棋、书、画》。那件作品好像是文人暂时离开自己的案头,一阵秋风吹过来,吹卷了案头的画,画卷扣在一个棋篓上。在这个时候,旁边一盏油灯,灯心也被吹

歪了,很安静的一个画面。结果一家老鼠,爸爸、妈妈、老鼠孩子乘此机会从洞里出来闻见油香,偷油吃来了,孩子年轻,蹬倒了棋子、踹翻了书本、爬到棋篓的盖子上、上油灯那儿偷油吃。这幅画面迅速就组

织好了,为了点破它,还增加了一把酒壶。这件作品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这件俏色翡翠日后成了李博生的得意之作。

  如今,李博生已经入行46年了,雕琢玉石上千件,成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师级人物。不过,17岁那年的李博生刚入行时,连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第一次进雕刻车间让我大吃一惊,很多那些光大膀

脊梁的,就像现在那些膀爷一样,在那儿磨玉。我心情复杂极了,这叫做什么样的青年呢?怎么说得上事业呢?”这是李博生当年入行时的犹豫,“我是在篝火边红旗下长大的青年,我耳朵边时刻响着那时候前

苏联的歌曲,“太阳在照耀”、“它为我们燃烧”……都是朝气蓬勃的。结果一进到这个厂,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当时李博生是学校团委会的干部,是在3000名团员面前给少先队打着旗子做榜样的人,在这个时候退却,恐怕也不是一个干部的作风。他说:“所以那个时候也定了定神,学吧!就那么进了这个行业了。

我信奉一句名言———‘天道酬勤’。”他没有让自己失望。入行后的第一个夏天,李博生就被人戏称为“蒸笼居士”,他时常一连数月吃住在闷热的车间,雕玉三年,自以为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当时几个

很有经验的高级工凑在一起评我的一件作品,给打了99分。啊呀,我这心里不平,扣掉我一分,为什么?你告诉我!”有一个老工人评委告诉他:“博生你应该明白,扣掉一分你还有前进余地,我要给你100分

你就再也没有前进余地了。难道你这就走到头了?”这一句话点醒了李博生。从这以后李博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跨越,到30岁时他的技艺已经达到行里顶级大师的造诣。

  这个时候,李博生的作品也融入了对自我的挑战和创新。有一次,李博生献给国际和平年的作品———用松石雕制的《人之初》中的女娲及十四个天使般的孩子,全部展现出了裸体的美感。要知道,自古

以来,在玉雕艺术作品里,从来没有裸体人物造型。作品中心人物女娲的姿态和面部表情集中了人们的目光,她的脸具有东方“观音菩萨”和西方“蒙娜丽莎”结合的美。对于这件作品,有的人说李博生“亵渎”

了玉雕艺术。李博生却坚信自己的感受,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下来,他说:“如果把躯体都遮掩起来也就隐没了这件作品的气韵。《人之初》是献给全人类的,我企盼世界能够充满和平、充满爱。”

果然,《人之初》在全国玉雕优秀作品展中,被认为是一件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

  正当人们觉得李博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李博生自己却陷入了无名的痛苦中,他觉得自己在创作上很难突破了。也是在那段日子,他也生了重病,住进了医院。医院灰色的水泥大楼,更让他觉得压抑。

  有一天,李博生看到病房外面下雪了,就从医院病房的小门走出去,尽管灰色大楼还那么压抑,但是大地一片雪白。“啊呀,让我心情一瞬间感觉很舒服,凛冽的凉风我往里一吸,结果刚止住的血又喷出去了

,一口鲜血喷到雪白的地上,那点点滴滴的红,虽然心里面觉得已经完了,但是就这几种颜色,灰色的高楼、雪白的一片大地、点点的红色一下让我跟正在创作的《无量寿佛》那块石头对到一起了,反而觉得心情

‘舒畅’。”没想到,身体的病痛竟然也能带给他创作的灵感。后来,病还没有痊愈他自己就私自出院了,并且立刻就进入了《无量寿佛》的创作。

  他就是以这种超脱、安宁的心境创作了《无量寿佛》。在玛瑙石上一位饱经沧桑的苦行僧端坐山中,依岩傍石,手持一柄如意,佛的身后有一轮皎月和一缕白云,这件耐人寻味的作品获得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李博生告诉笔者,“每当我灰心至极,对一切都失去信心时,就会想到玉石。想到那些大大小小的与我日夜打着交道的‘五彩石’,我就会渐渐地平静下来。”结果,这件作品一举拿了全国百花奖的金杯奖,被定为国家级珍品。

  不过,琢玉者不能留存一件自己的作品,李博生在一心雕琢的同时也有些遗憾。这尊《无量寿佛》的实物1991年被人收藏后就再也不知去向。李博生说:“构思一件玉雕作品的时候,是由激情产生灵感,灵感激

发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每件作品的完成,我不是用双手来雕,而是用心去雕琢。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不能看到自己的全部作品,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李博生已经弄不清楚他有多少件作品,也不知道他

的作品现在都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的作品集中起来,哪怕只有一天,办一个展览,也算对自己这一辈子琢玉有个交代。

  现在,李博生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玉文化传播者。他告诉笔者:“在几十万雕玉大军当中,有多少人,真正把它作为一种事业,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这个高度来看待它。其实艺术的背后,艺术作品的背后,是

漫长的艰苦的艺术积累、文化积淀才能堆出一个作品,是这么个过程。而真正的玉雕技艺应该有人传承下去。”

  李博生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近些年来,一方面是行业内国有工艺企业的萎缩,一方面却是小企业、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玉器行业正在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从事玉雕的手工艺人已经达

到40多万。但是,面对这支庞大的队伍,玉器大师李博生不仅没有感到兴奋,反而感到深深的忧虑。李博生说:“从业人员众多只是玉器行业表面的繁荣,由于大多数人只追求短期效益,大量粗制滥造的玉器盛行市场,

实在令人惋惜。而且,对现在年轻人来说,有哪一个年轻人,还是专业院校出来的年轻人,愿意坐在雕玉的机器旁边,那是很艰难很辛苦的,又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太少了,太难得了。各行各业这些真正从事

手工劳作的,恐怕一共才不到200位。”其实,比起大量玉器的粗制滥造,近年来国内对玉石资源的无限制开采对玉雕行业的影响更大。由于自然界的每一种玉石,都是在远古特定的地质年代、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

,所以就天然玉石而言,采一块就少一块,玉石资源面临枯竭。李博生说,应该珍惜所有的材料,制作出对得起玉石价值的作品。一位大师,能带动一条都市创意产业链;一位大师,能提升一个区的现代服务业水平。

近日,李博生的工作室成为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李博生还和妻子一起创了一个名叫“东方首饰”的品牌,设计独具东方韵味的珠宝首饰,在一些名流云集的party上,这些不凡风韵的首饰总是能

为主人吸引来不少追逐的目光。“这几年以来,我一直心无他物,一心琢玉。如今60多岁了,仍然感觉无法读懂玉石这部积淀了七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巨著。”李博生说:“我只有努力做一块玉,一块洁白无瑕的玉。”

2010-3-9 23:05:46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宝妈的VIP马甲
等级:老种玻璃地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58139
发帖数:4155
注册:2010年1月29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3楼
打卡报到
2010-3-10 10:43:21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jihbin
等级:豆青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1455
发帖数:197
注册:2009年5月1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4楼
文化传承,不容易呢
2010-3-10 11:03:10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花雨夜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47516
发帖数:24222
注册:2009年4月17日
Re:[转帖]正在消逝的文化之-玉雕大师李博生说玉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5楼
爱在右,同情在左,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2010-3-10 21:18:39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第1页 共1页 共24个回复     <<    >>    
 快速回复
  • 支持UBB,HTML标签

  • 高级回复

  • 操作选项:评分 加精 解精 奖惩 设专题 设公告 解公告 固顶 总固顶 解固顶 结帖 解结帖 锁帖 解锁 移帖 删帖
    【总店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新秀路口古玩城翡翠珠宝城3楼J—320-322号
    购物指南 | 虫虫相册 | 联络我们
    【平洲店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玉器街翠宝园7栋
    版权所有 © 虫虫翡翠
    【上海店地址】上海市丽水路81号地下一层玉道玉器广场20&21号
    粤ICP备09042827号
    【南山店地址】深圳南山区海岸城保利文化广场二楼B2-35号商铺
    WWW.CCFEICUI.COM
    电话:4000-111-520